“贫困发生率为1.27%,低于2%的退出指标。”3月27日,河南省宣布兰考县正式摘下“贫困帽”。
兰考县硬邦邦的脱贫数据,是按规定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,委托第三方专项评估得出,符合中办、国办印发的《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》要求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几代兰考人接续努力,尤其是近年来,345名扶贫干部“脱岗驻村”,坚守“不脱贫不脱钩、不拔穷根不撤队伍”的承诺,用扎实的脱贫攻坚行动让兰考人民过上了好日子。
当前,在全国上下正全力打响脱贫攻坚战时,兰考县以扎实的业绩、经过严格的审批摘下“脱贫帽”,鼓舞人心、提振士气,具有示范作用,为各地扶贫脱贫树起一面旗帜。
各地应学习兰考的脱贫模式,做足扶贫功课,实打实地脱贫。然而,据媒体报道,北方某省10多个省级贫困县竞相申报摘掉本地“贫困帽”。经深入调查了解,“竞相申报”的背后,是个别地方党政主官为了个人“乌纱帽”急于摘掉当地“贫困帽”的小九九。这与兰考用“十年磨一剑”的功夫成功脱贫形成强烈反差。
脱贫攻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人民福祉,责任重大,意义非凡。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,多次召开会议作出决策部署。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以心系人民的情怀牵挂在心。今年全国两会,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辽宁代表团审议时指出,脱贫攻坚一定要扎扎实实,我们的时间表就是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还有几年时间,不要脱离实际随意提前,这样的提前就容易掺水。为确保这一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,中央纪委始终坚持严明纪律、严格执纪的鲜明态度,今年初召开的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即明确提出“开展扶贫领域专项整治”。
反观现实,有的地方依然以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方式对待党中央的决策部署,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仅仅当作口号,脱贫攻坚欺上瞒下,搞“数字脱贫”“贷款脱贫”“预算脱贫”等弄虚作假行为。究其根源,是一些领导干部,尤其是一些地方的主要领导干部为谋求“政绩”,获取升迁的筹码,搞脱贫注水,致使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执行中走样,伤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,落空了群众的期盼。
实际上,什么情况下才可以宣布脱贫,《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》有明确规定。2016年2月,中办、国办印发的《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》提出,坚决杜绝“违反贫困退出规定,弄虚作假、搞‘数字脱贫’”。
严格执纪问责,护航脱贫攻坚。近日,中央纪委公开曝光8起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例,明确将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、不实不准、弄虚作假等问题作为纪检监察机关查处问责的重点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落实好中央纪委的要求,对脱贫攻坚中搞弄虚作假的,坚决查处问责,用铁的纪律确保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,使这项重大民生工程真正造福于民。